2015021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(個人筆記草稿,僅供參考,正確內容,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,感恩!)
以諸如來,斷諸欲樂,
菩薩心志,善能總持,
諸佛一切,所說之法,
化導眾生,是名志力。
如來已經斷諸欲樂了,我們都知道,佛陀的心境清淨,如一面清淨的明鏡,如虛空靜寂清澄,一直都是一片的乾淨,能這麼的乾淨,那就是因為斷諸欲樂。世間一切的的欲樂,在佛的心就是不受欲樂所染著,這我們都很清楚了,教育教育眾生,目標也是這樣,他自己若沒斷除,要用何種方法叫別人斷除呢?所以要自己先斷了欲樂,這樣的教法來教導眾生。不只是對小乘學者說:「苦坡滅道」,你們要知道,這就是無明煩惱造成,複製種種的業力,所以有了這樣多苦的事情,佛陀對小乘人說這樣的話,小乘的人知道人間的苦,體會人間苦,相信佛法所說的苦。也不只是說到人間現實的苦,佛陀還為他們分析,今生此世是過去生來的果,此世以前,還有今生以前的因,過去以前所造作的因,所以延來現在的果;生世世互為因、互為果,這因果就是這樣交雜重疊,所以有這因緣果報。佛陀用我們今生、前生、來生,這因緣果報觀分析得很清楚。
所以,小乘人相信,相信在今生所見一切的苦,原來是過去生所造的因,而過去生又有過去生的因,帶來了過去生的果,在果中再複製因,再複製的因延續到今生;今生既然得果,得苦果了,同樣在無明中,苦中再造苦因。這種業力,這樣不斷互為因、互為果,這樣的因緣果報,就是這樣綿綿連連,無央數劫一直就是這樣牽連下去。佛對眾生所說的教育非常的微細,這麼的微細,淋漓盡致的教育。在佛陀本身是那麼的清楚,心,這面鏡子,大圓智鏡,大圓鏡的智慧,照徹了一切,非常清朗。就如我在這裡坐著,靠著現代的科技,看到我這個人,我看我自己,前面有一台電視,好像是自己在照自己的鏡子,很清楚。同樣的道理,那面鏡子若是清淨,那部電視若是功能好,自然就如對自己的心靈境界很清楚。自己的心
靈境界清楚,顯照出去,描述的環境也是那麼清楚。所以,「以諸如來,斷諸欲樂」。會這樣清楚,是因如來心已經沒有一切得失煩惱,沒有世間欲樂的念頭,所以,心一片清淨無染著來教導眾生。
小根機的人能瞭解,菩薩大根機更加清楚,因為菩薩心志,菩薩已經長久以來就是不斷受教。同樣的,法綿綿連連,沒有漏掉,發那一念心,總是心,道心不退,所以這條菩薩道路很長,走過來。現在,釋迦佛成佛了,面對著佛所說的法,一點就通,本來心志已明,也有不少菩薩乘願而來助道場。只釋迦佛要來度眾生,力量太單薄了。天地之大,尤其是已經是多久沒有佛在人間,佛陀已經在無佛之世而來出生人間,才開始成立佛教,有僧團,要來教導眾生、只是佛一人,太單薄,所以文殊、觀音、彌勒等等菩薩,就是來幫助,來教化眾生。他們也是現出與我們一樣,現在是釋迦佛所領導的教育,過去的菩薩已是法身菩薩。他們也曾成佛,教過弟子成佛過。就如文殊菩薩是過去龍種上尊王佛,過去過去曾經過成過佛。他在日月燈明佛時又代替日月燈明佛來教育八王子。八王子也又在日月燈明佛入安室靜坐時,就是八王子代替佛再來教化眾生。
這八王子經過了文殊菩薩的教育,他們已能能弘法了,這些王子,未來也是一一成佛了。這是過去無量數劫前,但是現在,我們還是聽到文殊菩薩,同樣佛陀在說法時,文殊菩薩也同樣在道場中,來聽法,來幫助佛陀教化眾生。所以說,佛佛道同,所有的菩薩也能來人間護佛,擁護佛陀,成就教化的使命。所以說「菩薩心志善令總持」。所以,菩薩的根機很高。雖然我們現在說的是人間菩薩,人間菩薩他的根機很高,一聽就能瞭解,就能發心立願。看,這樣心志善能總持,佛陀所說的法,說一項他全都知道了,聞一知十,或者是聞一知千,要看人人的根機。得總持,「總持」,應該大家也知道總持一切善,斷一切惡,就是總一切諸佛所說的法,化度眾生,這都叫做「總持」。而且,總一切法,持一切善,也是持一切惡令不生,持一切善令增長,這都叫做總持。能夠總持一切善惡法。知道惡法,很清楚要防止,不要讓它延生下去;持一切善法,應該這是善法要不斷鼓勵,不斷提倡,這都叫總持。總持一切善法令生,總持一切惡法令不生,善惡分明,這叫做「總持」。菩薩,這就是菩薩的心志,他有這樣的大願,有這樣堅定的意志。所以他聽法入
人群,造福人間,在人間中,是非、法都清楚,所以叫做「能總持」。
「諸佛一切所說之法」,所有佛所說的法,在菩薩內心都已經很清楚了。所以,菩薩的使命那就是「化導眾生」。「是名志力力」。志力就是菩薩心志。善能總持諸佛一切所說的法,能夠化導眾生,這叫做志力。我們要成為菩薩,立志之後,要有這個力,五根還要有五力,有信根,就要有信力,有精進根,就要有根精進力。總而言之,我們發心若沒有力量,很容易受外面的境界誘引,很快我們懈怠心一浮現,精進的念就懈退,就退失了。所以,信根要有信力,精進根要有精進力,五根、五力這我們都要好好受持。人生很多不可思議事情,我們一定要用心細思,才不會受微細的惡法這樣無形中入我們的心。這是我們過去說一直說,要斷除無明一切煩惱,斷無明,斷欲界無明、色界無明、無色界無明、塵沙惑無明。這塵沙惑無明,哪怕到菩薩的境界,學地菩薩都還可能有這種塵沙惑的無明存在,因為他的覺悟尚未到圓的時候。佛陀心境那種圓,如(農曆)十六日的月,十五的月還沒很圓,十六的月才是真正飽滿的月。
所以菩薩,雖然說對佛所教育,已經對法都很瞭解了。但是還有微分的煩惱,也還要繼續一直修,因緣成熟,在無佛時代,他就來成佛。所以說,要一尊佛出世不容易,要經過菩薩道,還要不斷地練習,所以我們還是好好地,老老實實,發大心、立大願,行菩薩道,等待因緣,受佛陀的授記,佛陀要授記時,都是說,要經過二十劫,無央數劫之後,你能成佛,表示我們修學佛法的路很長,要修行.修到心的煩惱去除,到達無漏的境界。前面我們就說過了
經文:「無漏無為,諸法之王,能為下劣,忍于斯事,取相凡夫,隨宜為說,諸佛於法,得最自在。」
這前面我們已經所說了。佛陀已經修學佛法一直到無漏無為的境界,哪怕塵沙微細的煩惱,一點點都沒有了,已經清淨了,沒有煩惱了,所以無漏。已經歸入無為,就是大自然的境界了,(如)宇宙天體,靜寂清澄,虛空互通互融,這種開闊的心胸,但是所有萬物含藏在這樣的心境裡,所以稱為「諸法之王」。但是,不忍眾生受苦難,所以,他必定要再入娑婆。娑婆叫做堪忍世界。佛陀不忍心這種堪忍世界的眾生受苦難,所以他願意再入娑婆。眾生剛強
難調難伏,卻是佛陀「忍于斯事」。但是佛的境界,忍而無忍,雖然這個世界很辛苦,不過他甘願再來人間,來來回回,不只是人間,四生五道都是來來回回,事事都是度眾生。眾生,任憑他多麼剛強,佛陀就是用堪忍得世間眾生這麼的剛強難調伏,他就是觀機逗教,這是佛陀開闊的心,包容的心。
所以,他要來人間,「取相凡夫」。與我們世間的人都一樣,應機說法,把握因緣來成就一切。這都是諸佛,「諸佛於法」,這都是諸佛用方法度眾生。不過,諸佛這個法都在心裡,無漏無為,所以佛的境界還是「得最自在」。雖然芸芸眾生剛強難調難伏,但是佛陀就是那麼的自在,同樣為眾生,不捨不棄,隨著眾生的根機來說法。下面的(經)文再說,這段經文,
經文:「知諸眾生,種種欲樂,及其志力,隨所堪任,以無量喻,而為說法,隨諸眾生,宿世善根。」
佛陀本來他已經於諸法自在了,是法王,他不需要再來來回回;不過就是悲憫眾生,他將所有的眾生視為一子,所以因為這樣,他再來人間。就是「知諸眾生,種種欲樂」,他已經了解了,眾生就是都有欲,無欲的不會來人間。古時一句話,也常常拿來引用,「愛河千尺浪」,也能說「欲河千尺浪」,「苦海萬重波」,我們人若起一念欲念,對人間有了欲,這樣欲門一開,就喪失了我們清淨的智慧。所以,「種種欲樂」。眾生會有很多志力(薄弱),意志力就薄弱了。只要有欲念,欲心一起,無明產生,貪念,貪念就生起了;這種貪、瞋、癡生起之後,就是喪志。本來既發心的人,因為欲念一起,就是隨著利多而去追逐利益。常常說,哪個地方(有人離開了),「怎麼在那裡做得好好的,為什麼會離開了呢?」「其它地方覺得這個人才不錯,用更多的錢挖角,就把他挖過去了。」
「為什麼?在這個地方,老闆對他也很好啊,同事感情也不錯啊,到底差多少錢呢?」其實,多也沒有多多少,不過是多了一些,這樣他就覺得:再去闖一闖,他的志向、他的欲念,在那個地方可以再開闊一點。眾生就是這樣的志很薄弱,少少一點錢,這樣就被人誘引走了。若是有志氣的人,情為重;若是意志薄弱的,那就是錢為重。所以說這就是眾生的無明,不得自在,工作不自在,也是
因為欲念,利欲誘引,所以容易就意志下劣。佛陀為了要度眾生,就要不斷觀機逗教。「隨所堪任」,看這個人的志氣,看這個人的毅力到底有多大。有毅力的人,知道使命感,付出無所求,只要是對人間有意義,大家共同的心,捨己同他。有意義的事情,為人間人群付出,這種捨己同他,這種自己的利欲,就會放下,以天下大事為重,與大家和合為天下做有利的工作,這樣就是有志氣的人。若是被利,輕輕的就被誘惑去了,這就是志意下劣的人。佛陀就是要度這樣的人,所以「隨所堪任,以無量喻」,用種種方法譬喻而為說法。「隨諸眾生,宿世善根」,要度他,也要看他過去生的因緣,所以要度現在,也要了解過去。這就是讚歎佛陀他度眾生,要用種種方法。
*此歎佛以四攝法度生之德,攝受謂菩薩欲化導眾生,必須以此,四法攝受。
用「四攝法」,四攝法,度眾生之德來攝受眾生,這四攝法也要培養德。以佛德來人間,要來培養眾生,也就是菩薩要教化菩薩。菩薩要教化眾生,同樣也要延成四攝法。「菩薩欲化導眾生,必須以此四法攝受」。接受佛陀的教育,將這個法要用在眾生的身上,這叫做法脈相傳。佛陀這樣的教育,弟子就這樣的接受,去化度眾生。
*使其信解依附,然後導以大乘正道,故經云,先以欲牽引後令入佛智。
「使其信解依附,然後導以大乘正道」。要使眾生修行,我們說的話,他才會聽,我們要利益他,也要用一番功夫,這個功夫就是你說他愛聽的話,愛聽的話、能夠逗機,他才能接受。你要度化,自利自己,要利他人;要利他人,你就要隨他的根機,說他會歡喜、能接受的話,來接引他,慢慢來引導走入正道來。凡夫,平常都說「我懂得信,信正法,行正道」,一旦有什麼事情發生,就是疑神疑鬼,疑地理、疑方向,就這樣又要問神,又要問地理,又要問……等等,這就是心還沒有穩定下來。要如何才能讓他的心能穩定呢?你還是要不斷用方法,讓他的心冷靜,了解路是這樣走,道是這樣才是正的。這真的是要花很多時間,用很多的力量,去累積度眾生
的方法。
所以,「先以欲牽引,後令入佛智」。首先就是用種種的欲,「你若是好好做,你就能得到利益了,你能布施,就是叫做造福,造福就會賺錢。」其實造福不是會賺錢,造福是多結善緣,為我們鋪未來成佛的道路。造福就是我們要與眾生結福緣,他看了就歡喜,不用說很多話,看我們在做,他就跟我們走,跟我們做,不用花很多時間去向他說很多話。總是這就是愛的力量,也就是德。修行用功,內要用功,外就顯出了德相,自然我們要利益眾生,就要慢慢牽引。
經文簡釋:
「知諸眾生,種種欲樂,及其志力」;佛能知眾生,種種欲樂,及其志力,即勝解力,而說修多羅,華譯契經。
*契是上契,諸佛妙理,下契眾生根機,經是缐的意思,貫穿法義,使不散失。
所以,「知諸眾生,種種欲樂,及其志力」。佛陀很了解這些眾生,他所追求的欲是什麼?這是佛能知道,種種的欲樂。這實在是很多,世間這種無明煩惱實在是很多,因為世間有無量數的欲在誘惑,無法分析,很多的欲樂,眾生不同的根機,就是為欲樂這樣在追逐。所以「(及其)志力」,佛陀要如何讓大家能瞭解,堅定他的志力,這個志力要堅定,所以希望他能得到信解力。有發願,志就是願,入心立志願,要加強他的力量;要加強他的力量,就是要到勝解力。很殊勝,能了解,有強而有力,這叫做「勝」。我們發願若沒有強而有力,真的是很容易起心動念,一點點事情,境界現前,無明煩惱,心就退了。所以佛陀就是為了要好好讓我們堅定志力,他就要說很多,那就是「修多羅」。「修多羅」不是阿修羅,這差一點點,要分別清楚。「修多羅」翻譯作「契經」,那就是所有的經典叫做「契經」,「契經」就是叫做「修多羅」。「契」是「上契諸佛妙理」。我們凡夫,我們要聽佛說法,要了解佛的道理,雖然佛陀離開人間二千多年了,但是這個道理留在人間,我們要將道理能會入我們的心,我們就要契合佛心。
我們常常說佛心為己心,我們必定要契佛理,佛的道理留在人
間,所以我們要用心,將道理延續到現在。我們現在又用這個法重新來了解,我們大家互相來分享,我了解的是這樣,所以我說給你們聽。我要了解佛經,我也要很用心去體佛意。因為要去揣摩,佛陀那個時候為什麼講這樣的經呢?佛陀他已經(是)大覺悟者了,為什麼還要再來人間呢?佛陀他的愛,慈悲憫念眾生,在這世間真是苦啊!世間名稱叫做「娑婆」。「娑婆(世界)」翻譯叫做堪忍的世間,這種住在這個世間都是很受苦,即使是很有錢的人,即使是他家很享受,但是心不快樂。不只是心不快樂,在不知覺中還是同樣會造業,這個業力再累積,從果造了因,貪欲沉迷。就如火宅中的孩子,我們已經說過了,在〈譬喻品〉中火宅裡的孩子,火已經燒到那裡了,他還是在那裡欲樂遊戲。在享受中,不知道在享受當中是在消福折磨,磨損他的福業。尤其是福中之人,要造善就很少,這都是一直一直在享受的人。像這樣,佛陀就會來人間,對富有而心貧的人,希望他能去體會道理,富中加富,那就是要富有道理,要富有心靈,與眾生會合,富有大愛。對富有的人就要教富。
佛陀在世時,多少國王大臣來依附佛陀,接受佛的教法,這是富中,還要讓他了解道理。佛陀在世時,如貧婆乞丐,這麼下劣,當初的時代叫做賤民;佛陀不嫌棄他們,還是一樣用愛心去膚慰他們,就是要如何幫助他,讓他解脫貧困的身與心。在這一生中的貧困,要如何讓他的心歡喜?讓他知道,他也有能力能幫助人。這是佛陀在世的方法,我們現在將它拿來用,教富濟貧,濟貧教富。對,教導那些貧困的人,我們一方面幫助他,一方面教導他,所以濟貧教富,這就是我們所用的方法。那就是契佛法的道理,用在人間,這叫做「契經」。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」,這就是與法要很契合。所以「上契諸佛妙理」。諸佛的妙理就是這樣,將道理在人間。「下契眾生根機」。眾生的根機,有種種,很複雜,心靈煩惱、貪欲等等,佛陀要如何去除眾生的貪欲?要如何引導眾生去除無明,再投入佛法中,這就是佛陀要用的心。希望我們人人能契佛的妙理,對下能契眾生的根機。
看到我們慈濟人這樣,也是很富貴的人,他也願意走入最貧困惡劣的環境中,去為他們清掃,不怕他們骯髒,也這樣摟著他,看到他們在流淚,滿臉涕淚都有,就拿著(衛生)紙趕快幫他擦,像
這樣,這就是人間菩薩。所以要當菩薩不困難,只要你將你的無明煩惱去除,將這念契佛妙理,下契眾生根機,這些苦難人需要我們救,物質的救濟,同時愛要深入他的心,這就是至誠的大愛。這就是「經」。「經」如一條線一樣,將最好的道理貫穿起來,每天每天說的話,哪一句你們聽得進去,這句話要撿起來,明天再聽的再撿起來,像一條線這樣串,如粒粒寶珠,我們用線粒粒將它貫穿起來,這串寶珠它就不會脫線。同樣的道理,法也是這樣,你要讓它不漏失,就是要「契經」,如線穿珠一樣。好的法令其不散,使它不散失掉,如線穿珠。
經文簡釋:
「隨所堪任」;眾生好樂不同,志向各別,隨其堪任者,以喻演說,皆隨宿根,大小而說也。
「隨所堪任」。「眾生好樂不同」,眾生的興趣不一樣。「志向各別」,人人都有不同的興趣,不同的追求。這麼複雜的眾生,佛陀就是要隨眾生,這麼複雜,所要的心態,佛陀就要適應他們所需要(的)這種法,所以他就要用種種的譬喻。「隨其堪任」,就是用種種的譬喻。用故事,或者是用事情來譬喻,用人的過去的過錯與現在反省改過等等來譬喻,這種的方法。過去我們說過了,「十二部法」我們都說過了。所以要用種種方法,用在說法中的工具來度化眾生。這是佛陀的大愛,佛陀的悲憫眾生,用種種方法譬喻來演說,適(應)眾生的根機,「聽懂了,我懂得這樣做」,讓他們身體力行。「皆隨宿根大小而說也」。不只是要知道他現在所需要,還要給他過去所追求的,我們都要知道,要對症下藥,對機施教,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為眾生施教的目標。
經文簡釋:
*「以無量喻,而為說法」;不隨自意,所證而說,觀機適合,隨他所堪宜,而說三乘法。故曰:以無量喻,而為說法,此布施攝。
「以無量喻,而為說法」。所以,「不隨自意,所證而說」。佛陀他不會將自己那時候所證悟,說:「我就是那樣,你們為何不能像我這樣?」沒有那麼直接,所以他要應根機不同,要隨他的根機,
去迎合眾生的根機來施教。所以,「隨他所堪宜,而說三乘法」。佛陀他知道:我說的,我的境界你們聽不懂,我就要依你們心靈的境界,說給你們知道。但是根機有高有低,佛陀才會開三乘法。所以說,「以無量喻,而為說法」,要用種種的方法來譬喻、來說法。這叫做「布施攝」,攝就是攝度的意思,四攝法,布施。
*「隨諸眾生,宿世善根」;眾生好樂不同,志向各別,隨其堪任者,以喻演說,皆隨宿根,大小而
說也。
「隨諸眾生,宿世善根」。眾生過去也有善根,過去也有有所好樂,善惡雜揉的眾生,雖然造業,但是難免也有一些善的因緣。所以「眾生好樂不同,志向各別,隨其堪任」,這樣為他演說,隨他的大小根機來說法(「以喻演說,皆隨宿根,大小而說也」)。所以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,因為眾生的根機很複雜,我們既然發心,發心了,我們入佛門來,我們要受佛法的教育,我們必定要上契佛法的妙理,我們要再發心下契眾生的根機。說起眾生的根機,那實在是千千萬萬說不盡,佛陀就要用無量無數的法,適應眾生的根機。佛陀本來他可以在清淨無污染的淨界中,不必再受人間風寒雪凍,也不必受生老病死,化在人間與凡夫生活都一樣,真的他要堪得忍耐。但是佛陀他已經心很自在,但是就是一念心不忍眾生,將所有的眾生當作如一子這樣看待,所以眾生假如還不能得法,不能解脫,佛陀還是不忍心,還是同樣來來回回。
所以我們要瞭解,「以諸如來斷諸欲樂,菩薩心志善能總持」。我們已經受教,我們要發心行菩薩道,菩薩的心志我們要很堅定,我們若能總持一切法,持一切善令增長,持一切惡令不生。善惡分明,才能成一位菩薩。「諸佛一切所說之法」,無不都是要化度眾生。所以要化度眾生,眾生這麼複雜,所以我們必定要用盡志力,我們的志業精神,一定要堅持這個力量,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替佛來弘揚,真報佛恩,救度眾生,這才是報佛恩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【文詞解釋】學地
指修學佛道時,尚殘留有餘地之修行境地。就小乘而言,由修戒、定、慧三學,而得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果,前三果是為有學,第四果為無學;其中,有學之階段即為學地。《佛光大辭典》
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